以心换心,以信赢信

Exchange heart for heart, win trust with faith

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4.08.29

        各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济源“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0月17日   

济源“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2021〕41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济政〔2021〕5号)文件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全面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十四五”时期,是济源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为济源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济源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搭建创新平台,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完善企业创新生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总体实力稳步提升。

        1.综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济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稳步增长,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总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至“十三五”期末,济源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经费14.5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62.0%,占GDP比重达到2.0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1.2%。在绿色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初步形成了特色和优势,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2家,数量较“十二五”期末增加38家,实现高企数量倍增,以豫光金铅、济源钢铁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集群带动作用初步彰显。

        2.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建设

        “十三五”期间,济源加快推进“四个一批”建设,各类研发平台建设数量实现高速增长。截至“十三五”期末,济源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数量较“十二五”期末增加1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实现“零”的突破,分别增加1家、1家、4家;建成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9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8家,数量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加30家、21家。共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3家,省级星创天地9家,中原学者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站1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济源创新型科技团队51个。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申报推荐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人,培育评选济源创新创业团队73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0人,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3家,中原企业家领军人才4人、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建成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家、中原学者工作站1家。

        3.多项科技成果实现突破

        “十三五”期间,济源共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3项,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81项。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67项,其中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授予市级科技进步奖37项、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科技成果登记67项中,国际领先1项,国际先进2项,国内领先41项,国内先进17项。“济世药业年产250亿丸丸剂技改项目”获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立项支持,海湾实业和河南河大纳米材料项目分别获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支持。

        4.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

        “十三五”期间,济源先后出台了《中共济源市委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济发〔2017〕7号)《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市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济政〔2017〕14号)《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济管〔2020〕10号)《济源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济源市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等四个管理办法的通知》(济科〔2017〕55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济源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连续五年对科研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奖金总额超过6000万元,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环境氛围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活力日益增强。

        5.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十三五”期间,济源发布了一系列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济源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统一管理。尊重科研人员主体地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从开放横向科研项目、提高新型研发机构待遇、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改革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制度等方面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和经费支配权,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提高了项目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率先在全省引入科技计划项目委托第三方全程管理,全面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济源科技项目已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项目管理和监督体系。

        6.科技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济源坚持把科技扶贫作为全市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先锋力量,着力构建省市镇三级联动的“科技特派员”体系,以省、市科研院所和参与技术推广服务的企事业单位为依托,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力量,出台了《中共济源市委组织部济源市科学技术局济源市财政局济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源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济科〔2018〕37号)《济源市科学技术局济源市科技扶贫三年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济科〔2018〕14号)《济源市科学技术局2018年科技扶贫双月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济科〔2018〕16号)《济源市林业局中共济源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济源市科学技术局济源市财政局济源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科技助力核桃产业扶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济林〔2018〕164号)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立足基层,瞄准产业需求,精准服务指导,开展“线上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等专项服务活动,累计开展科技服务1842次,服务农户25800人、脱贫户803户。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开局期,是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济源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

        1.国际层面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科技创新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脑科学等新兴技术加速迭代,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为我国引入外部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带来极大挑战。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加速全球科技脱钩及产业链重塑,各国充分意识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推动经济复苏的最大动力,以美欧日韩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加紧制定面向未来产业的竞争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加强前瞻布局。“十四五”时期,高科技产业发展关乎全球创新版图与经济格局的趋势走向,科技创新是各国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抉择。

        2.国内层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面向现代化建设全局,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被寄予厚望,推动科技创新既是当前实现社会发展转型、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新发展阶段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应有之义。全国各地都在争相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打造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深圳聚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着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3.省级层面

        我省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坚实、应用场景丰富、市场潜力巨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相继落地,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效应日趋凸显,创新发展势头强劲、创新需求日益迫切。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依然不足,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投入不足、高端创新人才团队匮乏、创新链产业链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开放合作不够广泛深入、省市、部门协同不够。

        4.自身层面

        济源作为豫西北核心发展区,连接豫西北、晋东南,具有重要枢纽位置优势和区域合作发展优势。郑洛新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郑州“1+8”都市圈扩容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济源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后,将在郑州、洛阳、新乡三个国家高新区着力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重点开展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体系、新型研发组织、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的试点示范。作为紧邻洛阳的济源,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立对济源的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总体来看,济源科技创新正处于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时期,必须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科技创新在济源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奋勇争先的竞进意识,乘势而上,抓住关键领域重点突破、瞄准竞争前沿求得先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在新一轮竞争中争取掌握主动、赢得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创新引领济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开启豫西北创新高地建设新征程。

        (三)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郑州“1+8”都市圈等重大战略机遇,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紧迫感,全面推动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在济源落地生根,完善创新体系,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健全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形成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济源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四)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坚持创新在济源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标先进,加快赶超引领步伐。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激发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潜能,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加快创新型高质量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引聚融通。畅通高水平开放通道,积极融入国际国内科技创新网络,加快汇聚各类高端创新资源。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加强各类创新基地、平台、团队的协同联动,加速创新要素整合,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支撑赋能。面向国家战略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统筹协调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尽快实现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科技惠民。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相结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品质,助推城乡统筹共同富裕,助力现代化城市建设。

        (五)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济源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构建起完备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高端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充分集聚,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大提升。

        ——创新投入大幅增长。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公共投入和战略性投入,在年初预算安排时予以重点保障。引导全社会加大创新投入,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对全社会创新投入的放大、示范、增效作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稳步提升。

        ——创新平台集聚倍增。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集群联合或单独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或机构。到“十四五”期末,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机构总量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

        ——创新企业不断涌现。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择优孵化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和“雏鹰”企业。到“十四五”期末,高新技术企业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

        ——创新人才加速荟集。实施更具吸引力的高端人才政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培养一批本地创新人才队伍,提升企业家队伍建设,纵深推进人才评价、职称评审机制改革,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

        ——开放合作能级提升。郑州“1+8”都市圈、豫陕晋、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不断拓宽加深,吸引集聚一批高端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打造区域创新资源合作共享和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政府职能加快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培训推广、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日趋活跃,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壮大,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逐步显现,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基本形成。

 

表1 济源“十四五”科技创新预期性指标

序号指  标2020年基础2025年预期性目标
1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长(%)6.88(年均)
2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1.52不低于省定预期目标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

占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0.981.5
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比重(%)

31.235
5技术合同交易额(亿元)1.093.8
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76150
7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家)71140
8市级及以上科研机构(家)169340
9科技进步贡献率(%)6065

        🌟二、加快构建创新平台建设体系

        深入落实科研机构倍增提质专项行动,面向济源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打造“企业(院所)—市级—省级—国家”创新平台梯次建设升级机制,到“十四五”末,争取市级及以上各类研发机构总量达到340家,实现济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提质倍增目标。

        (一)加快培育战略创新平台

        积极融入省实验室体系。整合济源创新资源,围绕省实验室体系,在纳米新材料、有色先进材料等领域积极创建省实验室或成为其分支(基地),积极推进济源与河南大学联合共建龙子湖实验室,积极参与建设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支持济源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改造提升、优化重组,加快提升济源战略创新能力。

争创高端特色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纳米材料、有色金属、特殊钢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化工、高端装备、食品饮料、绿色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争创省级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集研发、中试、产业化、工程化于一体的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成功获批的省级及以上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特色创新平台,建立市级和承载主体联动支持机制。

        (二)锻造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

        瞄准国际前沿,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和我省重大需求,加快谋划布局一批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鼓励支持企业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省级及以上研究平台。支持行业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高层次科研机构,引导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通过兼职创新、长期派驻、短期合作等多种方式与企业共建省级及以上创新机构,提高研发机构建设能力;面向济源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郑州“1+8”都市圈城市的交流合作,加大校企合作、校地共建研发机构力度,大力支持济源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对接与合作,主动引进、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十四五”期间,争取新建设(备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各类研发机构40家。

        (三)支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机制,组建独立法人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一批重大新型研发机构。继续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济源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高校交流合作,以中试熟化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孵化为主要任务,引进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围绕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研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积极与省科学院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机构体系。

        (四)加快培育市级创新平台

        围绕济源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谋划建设一批市级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技术研究,推动应用示范、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力争在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关键领域首先实现创新平台建设的量变和质变。结合工业、农业、林业、教育、卫生健康、环保安全等领域需求,研究增设新类型市级创新平台或机构,制定完善市级平台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引导作用,积极指导推动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公益机构建设申报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对市级研发机构的建设和评选采取“应建尽建、达标即准”原则,提高市级研发机构的建设质量与数量,进一步壮大省级创新平台的后备建设力量。对已建成的市级创新平台,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等硬件提升和科研项目研发支持力度,组织指导其对照相应省级平台标准逐步升级,提高平台建设质量。“十四五”期间,争取新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130家。

        (五)培育壮大创新平台后备力量

        对未建设市级创新平台的企事业单位,鼓励其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经费、有设备、有活动”的标准,在本单位内部优先建设技术(研究)中心、检验中心、设计中心、实验室、中试车间、试验基地、研究所(院)等各种形式的科研创新机构,参照市级平台规范机构人员、经费、项目管理,逐步提质升级,有效培育壮大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后备建设力量。优先支持企事业单位内部研究机构升级建设市级平台。

        (六)构建创新平台梯次升级机制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引导作用,积极指导推动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公益机构分类分级建设研发机构;依托企事业单位内部研发机构,建设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培育后备库,加强帮扶指导,推动企业内部机构、市级研发机构向上对标、逐步升级,进一步打造“企业(院所)—市级—省级—国家”创新平台梯次建设升级机制,系统推进高水平、高层次和高质量创新平台建设。

        🌟三、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力量

        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引育力度,完善“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形成以创新龙头企业和“瞪羚”企业为引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充分发挥本地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创新主体规模。

        (一)重点培育创新引领企业

        聚焦济源新兴产业和战略支柱产业发展,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把科技型企业作为创新引领企业重点培育对象,择优培育行业带动性强、创新能力优的创新龙头企业。指导培育一批国家、省“专精特新”企业,遴选培育1—2家核心竞争力强的创新龙头企业,2家创新水平高、发展速度快、成长性好的“瞪羚”企业。争取引进培育若干科创板后备企业,引导企业向特定细分产品领域延伸、发展,争取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二)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重点围绕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和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饮料等新兴产业,梳理挖掘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数量及质量。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优化工作流程、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和引进力度,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导和服务,落实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奖补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企业开展持续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到“十四五”末,济源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

        (三)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管理指导、技能培训、市场开拓等服务,推动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成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档升级。建立“应评尽评、应入尽入”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机制,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规模。加强创新创业孵化生态体系建设,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到“十四五”末,济源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0家。

        (四)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积极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支持规上工业企业自建、合作建立或产业链共建各类研发机构,指导其创建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市级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通过政策宣传、财政奖补、优先支持等方式鼓励引导企业加强科研投入并做到研发活动应统尽统。引导国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提高创新转型考核权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等开展研发活动。大力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平台建设、项目申报和校企合作,在全省率先实现济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五)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

        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领军企业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市场机制为保障,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承担重大租技项目,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推动济源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创新龙头企业发挥自身的研发、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资源,吸引中小企业围绕新业务新产业联合创新,鼓励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研发外包等方式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扩大协同创新范围,支持不同行业骨干企业加强技术交流,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重大新型研发机构等基础上,跨区域跨行业组建更加聚焦产业目标、更加紧密协作、更加高效利用资源的创新联合体,共同发展提高区域内创新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创新水平。

        (六)提升高校院所创新能力

        坚持科教融合、学科交叉、开放协同,加大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提质培优建设支持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学科学院、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引进培育高水平技术人才,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发挥学术交流作为激发创新火花的源头活水作用。加强与省科学院合作,建设河南省科学院济源先进材料研究院,组建济源科学院,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支持济源市农业科学院重建重塑,做优做强济源市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综合实力,打造中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实现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活动全覆盖。

        🌟四、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强化济源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支撑,实施济源招才引智等人才计划,创新人才引育模式,建立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一)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和团队

        完善“全职+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全方位落实人才奖励补贴、薪酬待遇、医疗社保、子女入学、居留便利等政策,建立完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柔性用才、项目引才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引双培”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双引进双培育),多渠道开辟“绿色通道”,大力引进院士和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并加大对其创新创业扶持力度。依托“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聚集高层次科技专家人才,拓宽高层次人才来济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渠道。对高层次人才来济创新创业,且其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成果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具有较高科技含量、良好市场潜力和市场化条件的,给予相应的创业场所、工业用地、奖励补贴、创业补贴、生活补贴等。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开展特别重大的科技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

        (二)加强培养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行动和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注重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研究并优化整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项目,建立创新人才资源库,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学者、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战略储备。加大对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各类培养计划、项目向其适当倾斜,扩大支持规模,形成科技人才成长梯队。设立针对45岁以下中青年创新型人才的专项扶持计划,发掘有潜质的培养对象,支持各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成绩突出、潜力巨大的个人和创新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为中青年优秀人才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开辟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

        (三)着力培育企业创新管理人才

        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创新管理人才队伍。加大企业家创新能力培育力度,积极实施本地企业家培训工作,组织企业家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定向培训,搭建济源和北上广、江浙沪、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人才交流学习平台,开拓企业人才思维,形成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共识。鼓励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积极选送优秀管理人才到国家有关培训机构、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知名大学研修,提高战略思维和变革创新能力。每年组织民营企业家尤其是新生代企业家参加高质量创新培训交流活动,提升本土企业家综合素质,积极培育并推荐优秀人才评选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学者等“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

        (四)努力拓宽招才引智新渠道

        加强济源在外人才的联系服务,做好“乡情”人才,广泛吸引济源籍和有济源成长工作经历的人才回济创新创业,不断凝聚济源在外人才力量。结合河南省招才引智大会和博士服务团选派,指导企业结合自身需求认真发布人才需求,搭建人才对接洽谈平台,帮助企业引进所需高端人才,全面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与国际人才中介机构、外国专家组织、驻外机构、华人社团的交流合作,建立市场化引才荐才长效机制,搭建常态化互动平台,重点引进在国外大学、科研机构担任教授级的华人教授和华人科学家,做到供需有效对接、工作一体联动。

        (五)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整合济源人才评选项目,打破信息壁垒,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允许国有企业与发明人事先约定科技成果分配方式和数额,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不低于70%。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兼职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不计入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不作为绩效工资总量基数。探索采用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聘任高层次科技人才。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六)不断优化人才安居发展环境

        制定落实济源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若干措施,设立人才建设专项资金,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在个人住房、生活补助、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政策保障支持。对重大关键技术和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其引进支持政策可实行“一事一议”。打造“一城一窗一卡一码”人才服务平台,实行引才跟踪服务机制,筹建济源专家人才服务中心,建立重点企业引进人才问题信息库,定期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协调解决,吸引留住一批紧缺急需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为实现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 五、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制度藩篱,打通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一)完善创新主体政策体系

        持续完善科技政策支撑制度,结合国家、省最新政策和济源实际,在项目经费管理、科研自主权限、人才培育建设等方面研究完善科技创新制度,构建促进深度融通发展的创新关联政策,强化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产业创新政策,加强促进区域创新“优势互补”格局形成的政策,塑造适应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新格局的开放创新政策,营造公平、公正、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政策。修订制定一批科技投入、基础研究、创新主体、重大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加强对企业创新的直接支持。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优化,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促进科技、教育、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协同,充分发挥系统效应和整体效能。

        (二)重塑科技管理体制机制

        对科技管理部门进行重塑性改革,探索引入聘任制公务员,探索实施项目专员制,规范提升科技项目委托专业机构管理模式,形成职责清晰、衔接精准的项目管理监督创新机制,构建从研发到产业化全程跟踪服务的科研管理体制,推动科技部门由管理机构向作战队伍转变、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集中精力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

        (三)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创新科技项目遴选组织方式,优化市级科技计划体系,建立面向产业需求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的科研攻关模式。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定向择优、滚动支持等差异化方式遴选项目,推行实施“揭榜挂帅”、首席科学家制等科研项目组织机,完善项目管理链条,形成政府部门、承担单位、专业机构“三位一体”的科研管理体系。

提高科研项目实施效率,在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中指导推行首席专家(技术总师)负责制,探索建立科研财务助理、项目服务专员或项目经理人制度,保障科研人员集中精力实施研发。优化科技管理流程,持续升级“济源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行项目材料网上报送和“一次报送”,开展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实行项目负责人科研诚信承诺制,简化一般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环节,实行“里程碑”考核等管理方式,将评价重点放在科研成果的质量、效果上,进一步简化申报流程和申报内容,切实减轻科研单位负担,提高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

        (四)推进科技领域放权赋能改革

        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大项目自主权,进一步向项目负责人下放技术选择、经费调剂、人员调配等权限。扩大科研单位收入分配和用人自主权,推进落实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济源市农业科学院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和绩效考核自主权。

深入推进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行动,指导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合理确定采购方式。鼓励科研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对急需紧缺、业绩突出的极少数高层次人才探索实行年薪制。支持科研单位建立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带着创新成果兼职创新创业,支持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转移下放科技管理权限,结合济源放权赋能改革,加强沟通协调和业务培训,依法赋予开发区管理办公室、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更多科技事项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各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科技创新工作自主权,提高科技创新工作效率。

        (五)推行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持续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清理活动,坚决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确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树立良好人才选拔评价机制。支持高校院所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简化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济源市农业科学院等人才智力密集型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的招聘程序。优化完善济源初级职称评审流程,推进网上评审、评审政策进企业,提升人才吸引力度和服务保障水平。

        🌟六、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加快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强化区域科技服务,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一)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

        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取得的成果在济源落地转化,择优予以支持。重点围绕济源战略新兴产业和战略支柱产业,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能够大量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资源集聚区域,以及河南省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特殊钢材料创新中心、河南省特殊钢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大纳米材料中试基地等重大新型创新平台机构,搭建“创新平台+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成果转化模式。以中试熟化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孵化为主要任务,培育建设一批集技术集成、中试熟化和工程化试验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共享中试基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从实验研究、中试熟化到生产过程的“一站式”科技服务,逐步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全覆盖。对省政府命名的中试基地纳入财政资金支持范围。

        (二)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共建力度,推动济源企业与中科院过程所、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所高校的合作,形成“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基地”的产学研转化模式。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等方式,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筛选凝练济源技术需求并发布,建立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机制。常态化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组织“企业家进校园”和“科学家进园区”活动,联合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地市等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三)加快双创载体布局建设

        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星创天地等双创平台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改善提升园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转化与服务保障平台。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孵化载体,争创国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着力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积极建设高新区智慧岛等创新创业服务基地,推广运用“云创业”模式,实现创业共性要素集合运作、个性要素专业经营。

        (四)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加快推动科技服务机构联合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专业化机构培育引进力度,完成一批科技转化服务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投融资机构等各类机构的培育。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落户济源,加快推动河南省中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济源分中心建成投用,吸引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技术转移机构等入驻,依托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技术成果与需求高效对接。培育一批从事技术转移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化招聘、遴选一批具有专业素养、投行思维、服务意识的高水平科技经纪人队伍,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市场化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促进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

        🌟七、加快形成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

        实施科技开放合作拓展行动,积极融入中部地区新发展和郑州“1+8”都市圈发展新格局,以全域思维谋划推动科技创新,以开放交汇加快集聚创新资源,统筹利用国内外省内外各类资源,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

        (一)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引进来,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积极链接国际国内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科技项目等高端创新资源,发挥现有国际联合实验室横向协作和资源共享作用,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人才、技术来济,鼓励企业、行业机构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产业协作。大力推进离岸创新、跨境创新,积极引导济源龙头企业与境内外高科技企业、顶尖科研机构、科研团队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组建高端实验室和人才基地等,打造集研发、小试、中试与产业化为一体的的国际化开放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海归博士等顶尖人才。

        (二)深入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合作

        积极拓展科技交流合作范围,深度融入省开放发展战略规划,紧抓郑州“1+8”都市圈机遇,坚持错位发展、共建共享,深入推进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以及省科学院的战略合作,加强校地共建、校企合作力度,借助全省“研发在郑州、孵化在周边、转化在全省”的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格局,加快推动河南省科学院济源先进材料研究院建设,实现省内创新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落地济源。主动嵌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晋陕豫合作,积极融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主动对接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一流高校院所,吸引集聚晋陕高端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加快技术、人才市场一体化建设,围绕济源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更多创新型企业和项目。

全面深化与北上广、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资源充沛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与中科院及其所属院所等大院大所、双一流高校、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务实深度合作。坚持引进与共建并举,推动优势产业与省内外创新主体的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着力建设一批研发机构及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国科济源创新技术研究院,跨省联通推动项目、人才互认,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共享机制。

        (三)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建立健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和布局,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健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重点研发任务组织和实施机制,建立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重点项目和人才库。协同型军民协同创新创业服务联合体,打造开放式创新创业对接服务平台,精准开展供需对接服务,促进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鼓励济源企业积极参加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创业比赛和成果推介等活动,参加省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成果推介会和创新创业大赛。

        🌟八、全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

        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强化科技金融保障,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创新效能,让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共识,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一)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

        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科技金融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资本链融汇贯通。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基金作用,深入推进“科技贷”“专精特新贷”,加强与省级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合作,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面向金融机构加大定向招商力度,让更多金融机构入驻济源。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建立银企对接机制,出台“科技贷”业务贷款贴息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支持金融机构成立科技支行,设立科技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和科创基金,增加科技信贷准备金规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推广应收账款、特许经营权、政府采购合同、收费权等质押融资方式和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进一步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难题。支持济源上市公司、龙头企业设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鼓励企业参加科技保险,对参加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揭榜险”等保险的,由财政金融部门给予补贴。支持科技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

        (二)提高政府创新服务能力

        将“万人助万企”活动和科技创新工作有效融合,着力推动解决科研单位的实际困难和重大问题,引导科研单位加大创新投入。持续加强科技政策宣讲服务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级科技创新优惠扶持政策,确保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技术转让税收优惠等政策和济源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应享尽享。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加大研发投入。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首版次高端软件以及绿色低碳等领域创新产品应用支持力度。抓好法治宣传,持续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激励创新的法治环境。

        (三)强化科技中介服务

        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济源科技大市场等科技服务机构和骨干企业。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加强技术评估、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能力建设。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

        (四)提升创新载体发展水平

        加快开发区创新能力和提质发展。推动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化发展,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支持开发区先行先试,积极组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率先在全省完成“三化三制”改革任务,在重大科研设施布局、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助力济源区域创新高地建设。

标准化建设“智慧岛”双创载体。成立济源智慧岛建设运营管理办公室,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式,出台支持“智慧岛”建设的专项政策,加快数字经济在智慧岛的布局,推进济源智慧岛建设,成立科创集团,设立科创基金,形成集科技创新、双创孵化、金融赋能、人才引领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圈。

        推进创新创业载体高质量发展。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孵化载体建设力度,提高对创新创业载体平台的财政资金奖补力度,构建双创全产业链培育体系。探索新型孵化业态,打造高端“双创”生态。

        (五)营造良好创新文化

        加强科学普及,开展全域科普试点工作,探索“科普+”服务模式,促进科普与党建、文化、重点产业等深度融合,推动科普全地域覆盖,促进科普全媒体传播,实现科普全民共享,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立科学家俱乐部、科技大讲堂等宣讲交流制度,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奖励激励机制,加大对创新成果、创新人物、创新经验的奖励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合理容错机制,对因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出现失误,以及在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实施等科技创新过程中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符合规定、勤勉尽责、未谋取非法利益的,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依规依纪依法免除相关责任,最大限度保护和调动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深入抓、持续抓创新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党工委科技创新委员会作用,加强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谋划实施,加大对重大问题和重要任务的协调推进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领导部门在创新资源布局、重大项目安排、国际交流合作、公共平台建设、政策先行先试、审批绿色通道等方面对济源给予大力支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主体责任。强化科技、教育、财税、投资、土地、人才、产业、金融、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审计、纪检监察等政策协同,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推进机制。

        (二)加大财政支持

        将科技创新投入作为财政支出重点方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加大对济源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将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到关键主体、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提高财政科技投入中研发经费比重。探索设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建立重大科技创新需求与财政投入保障的衔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激励支持拥有自主核心关键技术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

        (三)完善政策体系

        针对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育、园区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在孵企业的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载体、创业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制定创业培育政策,在双创载体和技术人才上给予政策支撑。完善创新创业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出台支持创新和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的采购力度,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

        (四)加强落实考核

        完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深化多部门沟通协作,加强主体连通、部门连通、政策连通和基础设施连通,促进科技、教育、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多方协同,充分发挥系统效应和整体效能,确保主要任务衔接到位、落实到位。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政策保障、绩效考评机制,加大创新工作考核力度,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的激励、监督和考核工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需求,对规划指标、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动态调整。